- [2011/08/18]『冬病夏治與適時治療』-談時間醫學『三伏貼』療法
- 時序雖已進入酷熱的端午,但在台灣的民眾應該不會忘記,今年初,台灣北部低溫降到10℃以下的嚴寒,由於反聖嬰現象,冬夏的溫差更甚以往,以致因寒冬引起各類呼吸道疾病,如氣喘、過敏性鼻炎及反覆呼吸道感染的比例也大大提升。中醫「適時」治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「冬病夏治」和「冬病冬治」,也就是說冬天發生的病,可以利用夏天來進行預防;『夏治』重在養陽,『冬治』重在養陰,二者並用,陰陽並調,更可提升預防與治病的效率。
中醫認為:人類乃自然界的一員,所以當外界環境的變化,對人體陰陽氣血就會有直接影響,就是中醫所說的「天人合一」學說,具體表現當屬『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』的養生原則;這項學說是根據千年來的科學觀察所得的驗證,現代科學也在在發現季節與日月潮汐的變化,對人體內的環境都會造成影響,亦即現代科學所說的「時間醫學」。
哮喘病發作,也可從「天人合一」來解釋--秋冬陽氣不足,誘發哮喘病,春夏人體的陽氣存回,哮喘症狀得以緩解。夏天的『三伏』是一年之中最嚴熱的時候,此時身體「陽氣旺盛,腠理開瀉」,根據這些特點,在中醫理論指導下,精密組方,除施予一般之「穴位敷貼」,同時配合「經絡刮痧」,兩相加乘,而能健脾補腎、溫肺逐痰,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,有效調節身體免疫功能,從而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。
以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,哮喘、小孩反覆感冒咳嗽、甚至腸病毒等疾病,其主要發生原因為病患免疫球蛋白偏低,致使病毒和細菌有感染機會,臨床實驗證實,在「三伏天」及「三九天」,施行「穴位灸療」及「穴位敷貼」,能夠確實提高呼吸道免疫球蛋白,增加抵抗力,減少感染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