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 [2013/04/04]孕期常見症狀-妊娠嘔吐症
-
得知自己懷孕,是讓期盼孕育寶寶的媽媽欣喜的消息,但伴之而來的「妊娠嘔吐症」卻是令產婦困擾的問題。
懷孕初期由於體內荷爾蒙的變化,使胃酸減少,胃腸蠕動、自律神經系統失調,副交感神經興奮過度,引起孕婦有惡心、嘔吐,或對特殊氣味敏感、食慾不振等腸胃不適的表現,稱為「妊娠惡阻」、「妊娠嘔吐」,俗稱「孕吐」,是懷孕初期常見的症狀之一。
孕吐症:一般約在懷孕6-12週發生,12週後大多會消退。輕度的孕吐不必治療,等懷孕週數大了以後症狀就會解除。但如果症狀嚴重,影響日常生活則必須積極治療。孕吐的症狀服用適宜的中藥治療,加以飲食起居小心調養,一般都能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。
妊娠嘔吐症依照症狀,可分為幾個症型:
胃氣虛弱症:
孕婦原本脾胃虛弱,懷孕初期,嘔吐不能食,或食入即吐,腸胃脹氣,精神倦怠,嗜睡,是氣虛症的表現。這一類型的孕婦應該給予益氣健中,調氣降逆的藥物。
胃寒症:
懷孕早期,嘔吐吃不下,或吐清水,胃悶痛,喜食熱飲,倦怠怕冷,手腳冰冷,面色青白。是陽虛證的表現。這一類型的孕婦應該給予溫中散寒,降逆止嘔的藥物。
胃熱症:
受孕之後,惡心嘔吐,情緒煩躁,口渴,顏面潮紅,喜冷飲,便秘。這一類型孕婦多是平時腸胃有火氣的,或喜歡吃辛辣重口味食物的。這一類型的孕婦應該給予清瀉胃火,降逆止嘔的藥物。
痰滯症:
懷孕二、三月,嘔吐物多痰涎或粘沫,頭暈目眩,惡心,胸膈滿悶,不思飲食,心悸氣促,口中淡膩無味。這一類型的孕婦應該給予化痰除濕,降逆止嘔的藥物。
肝熱症:
懷孕早期,嘔吐酸水或苦水,吃了東西就吐,頭目眩暈,口臭口苦,胸悶脅痛,噯氣。這一類型的孕婦應該給予清肝和胃、降逆止嘔的藥物。
妊娠嘔吐是可以預防的,預防妊娠嘔吐的發生,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。
對妊娠嘔吐有正確的認識。懷孕是正常的生理過程,在孕期出現輕微的噁心嘔吐屬於正常反應,孕婦應接納自己的身體變化,保持情緒的穩定與舒暢。
減少誘發嘔吐因素,如煙、酒、廚房油煙的刺激。居家環境盡量布置得清潔、安靜、舒適。避免接觸油漆、清潔劑、殺蟲劑等化學物品。嘔吐後立即清除嘔吐物,用溫開水漱口,保持口腔清潔。
飲食注意清淡、營養好易消化,並且要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吃生冷、不乾淨、過期的食物,以免損傷腸胃。
保持大便的通暢。孕期容易出現便秘症狀,平時應多喝水。平時可喝蜂蜜水,還可以多吃新鮮的蔬菜、水果,如橘子、香蕉、西瓜、生梨、甘蔗等,幫助排便。
飲食補充中多攝取含維他命B6的食物,如:豬肉、雞肉、蛋、動物肝臟、馬鈴薯、香蕉、燕麥、糙米、花生、小麥胚芽、全麥麵粉、小蝦、榛果、大豆、扁豆、葵花子、啤酒酵母、米、鮪魚、胡蘿蔔、鮭魚、蜂蜜、梨…等,有助於減輕孕吐的不適。臨床上發現,懷孕前原本就腸胃較虛弱或是身材較瘦弱的婦女,發生孕吐症的比例相對較高。這一類婦女,建議在孕前先調理腸胃系統,改善胃痛、脹氣、噯氣、消化不良…等症狀,過瘦的婦女則須適度增加體重,如此,將可有效減低懷孕初期不適症狀的發生。